我真是大昏君

第三十九章 蝗商八大家

阅读页设置
背色

  

  

  

  

  

  

  

  

字體

上一章 首頁 目錄 書架 下一章

    今天一更,實在是疲累,好好休息一天,多多諒解哈。

    …………………………………分隔線…………………………

    宣大總督履任,張家口、大同總兵更換,還有各鎮的一批中下級軍官也被調走,由武學出身的頂替。

    還有更早的山西巡撫楊漣的到任,大力實施清屯充餉,一些地方官隨之被罷黜和換任,山西的官場震動不可謂不大。

    而這些變化,對老百姓來說,還感覺得不太明顯。除了朝廷的蠲免旨意,令他們欣喜歡悅之外。

    但對山西商人,特別是擁有邊外貿易特權的商人來說,則越來越感到了壓力,以及收入的減少。

    要知道,擁有邊貿易特權肯定能夠賺錢,但走私禁貨更是利潤巨大。

    《明會典》中記載:「有假此(馬市貿易)窺覘虛實者,中國罔利之徒,與直結交,甚至竊買軍器,泄露軍情,雖有監市分守等官,勢不能禁」。

    也就是說,明朝對蒙古諸部開放馬市,也並不是什麼都賣,至少在一些物資上不是無限量供應。

    比如鐵器,就是明朝有明確禁止令的。另外,糧食、食鹽等很多戰略物資,也是限量賣賣。

    至於兵器、情報,那就更是嚴令禁止。而且,這已經不是走私的問題,而屬於賣國了。

    而晉商八大家的賣國,卻不是從私通後金開始。在與蒙古人的貿易中,他們藉此發了財,也就是《明會典》所說的「中國罔利之徒」。

    要成功走私,自然要交結官府,收買邊兵邊將,在檢查出關時給予方便。時間長了,走私竟有向公開變化的趨勢。

    但現在,隨著朝廷的大力整頓,走私不僅是越來越難,甚至有被完全掐斷的可能。

    山西介休,范府。

    府宅占地數畝,修建得富麗堂皇,雖是商人,卻有不下於高官的氣派。

    很正常,晉商多是官商,借官而起,掌有特權和便利。

    如果追根究底,就可以發現,晉商曾經是張居正背後的推動變法的力量。

    王崇古、張四維、楊博、王國光等山西官僚,與晉商通過姻親,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比如王崇古的二姐嫁給了山西商人張允齡,所生之子即為張四維,王崇古的女兒則嫁給了楊博的兒子楊俊卿;

    而楊博的兩個孫女,則嫁給了張四維的兩個兒子張甲徽和張定徽,張四維的一個女兒,則嫁給了馬自強(陝西商人)的兒子……

    正因為如此,便有很多人認為「隆慶和議」雖然在對蒙關係上是英明之舉,保證了北疆的上百年安定。

    但其時的高官王崇古和張四維拼命賣力,也是出於實現明蒙互市,為自己的富商家族取得賺大錢機會的私心。

    事實上,晉商也確實通過邊貿發了大財,進一步壯大了家族的財力和在山西的影響。

    只不過,山西官場的變動,朝廷政策的變化,似乎正在漸漸堵住晉商的財路。由不得他們不進行商議辦法,找到解決之道。


    廳堂之內,范永斗面色和煦,聽著王登庫在發著牢騷,微笑著輕輕頜首。

    「要不是咱們不怕危險,出關與蒙人貿易,哪來的邊鎮安寧?」

    王登庫還一副抱屈憤慨的模樣,大聲說道:「現在要卸磨殺驢,斷咱們的財路了,哪有這樣的道理?」

    靳良玉呵呵一笑,慢條斯理地說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帝看好誰,那就是誰。老王啊,莫要如此,須知氣大傷肝哪!」

    黃雲發捋著鬍子,緩緩說道:「老靳說得在理,可這事兒吧,也不能就這麼算了。該爭的,還是要爭一下的。」

    「怎麼爭?」王登庫瞪著眼睛望過來,「要是用錢買,那也有機會。可現在,連錢都沒處送呀!」

    靳良玉說道:「看,老王你還是這般急躁。具體是何政策還沒搞清,就說沒機會。」

    停頓了一下,他接著說道:「楊巡撫那裡,某托人打聽過。這事兒由宣大總督主管,怎麼個章程,還要等總督大人宣布。所以,咱們還是耐心等一等為好。」

    范永斗點頭贊同,說道:「老靳說得在理呀!朝廷要發什麼許可證,這和以前『開中制』也差不多吧?不照樣能發財致富?」

    明朝洪武年間,為了防衛瓦剌和韃靼對中原的襲擾,設立九邊進行防禦。

    由於九邊距離帝國的統治中心遙遠,後勤補給困難重重,為了減輕負擔,朝廷與山西商人達成了一個協議,就是所謂的「開中制」,或叫「開糧納中」。

    具體辦法是:山西商人向大同、居庸關等幾大邊關要塞輸送糧食,朝廷則給這些商人鹽引,使這些商人獲得合法販賣「官鹽」的資格。

    開中制的優越性在於調動了商人和百姓運送軍糧的積極性,不足之處則是讓利給鹽商,減少了政府的收入。但在明初,總體上來說還是利大於弊。

    比如明太祖八次北征,成祖五次北征,耗費軍糧馬草無數,沒出現民怨沸騰的局面,其中的「開中制」功不可沒。

    而且,商人為了節省運糧成本,招募大量農民在邊鎮附近開荒種地,也充實了帝國邊境,促進了邊區的開發。

    但任何一個好政策,實施的時間長了,難免出現問題,「納糧開中」也是一樣。

    由於販賣食鹽的巨大利潤,大量皇親國戚、貴族官員參與其中,利用權勢侵占鹽引。皇室也起了很壞的帶頭作用,把鹽引當作了賞賜的手段。

    這樣一來,鹽引超支,鹽場又沒有那麼多鹽可供支取,做開中鹽生意的商人也就越來越少,開中制由此被破壞。

    而山西商人的崛起,卻是從「納糧開中」撈到了第一桶金。

    除了正常運作外,他們也用賄賂等手段,花少量的錢,不運糧,卻能得到鹽引,與權貴侵占的性質也差不多。

    所以,邊貿許可證的風聲傳開,王登庫、靳良玉等人坐不住了,龍頭老大范永斗卻還比較沉穩。

    在他看來,政策不在於如何制定,而在於如何執行。朝廷的本意,到了地方,會不會被落實執行,會不會跑偏,這其中的說道兒可深了去了。

    「可現在的邊將,還有地方的官員,都換了不少,怕是不容易再搭上關係了。」王登庫輕輕搖頭,對此不太樂觀。

    靳良玉笑道:「能嚴一時,還能持之長久,某卻是不信的。」

    范永斗頜首贊同,說道:「萬歲年輕,急躁一些,可以理解。咱們現下的缺陷還是朝中無人,或者說是沒有夠份量的大員替咱們說話。」

    萬曆初期,支持張居正變法的,



第三十九章 蝗商八大家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上一章 首頁 目錄 加書籤 下一章
相關:  逆流伐清  一個人的抗日  亂世小民  南宋不靠譜  血路救贖  南宋英豪傳  大唐第一全能紈絝    我的飛行生涯  重修升級之路  王婿葉凡  非洲酋長  
同類最熱
搜"我真是大昏君"
360搜"我真是大昏君"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