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公爺

第776章 三道政令

阅读页设置
背色

  

  

  

  

  

  

  

  

字體

上一章 首頁 目錄 書架 下一章

    回南京城的旅途就比較順暢了,二月中出的南京城,現在都四月初了。文師閣 m.wenshige.com

    要不是北京城的建設工程要開始了,李雲睿還想再浪幾天。

    三月中,遠在四川採辦木材的工部尚書宋禮上書朱棣,說「有大木數株,不藉人力,一夕出天谷,達於江,蓋山川之靈」,朱棣看到奏摺後,下旨賜該山名為「神木山」,遣禮部郎中王羽前往神木山祭拜,並建祠立碑。

    木材按照長短和圍長分成六等,一尺以上者為六等,二尺以上者為五等,四尺以上者為頭等,五尺以上的就是巨木了,稱為「神木」。

    神木山,就是後世的五指山,不是海南的五指山,而是四川宜賓的五指山。

    塔讀小說更多優質免費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這座山大都是原始森林,因豐沛的降雨使山中盛產巨大的小葉楨楠楨楠木。建設北京宮殿,需要大量的楠木,尤其是巨木,於是宋禮與當地官府,僱傭大量百姓進山伐木。

    經過幾個月的努力,百姓採伐的神木有數百株,其他等級楠木無數,但山高路陡且遠,神木體型巨大,百姓難以將其運出山來。正當眾人發愁時,一天晚上五指山上突發大水,巨木隨洪水沿河而下,「夜聞吼聲如雷,石劃自開,木由中出,無所齷齪,夜越險岩,膚寸不損,所經之年,一草不偃。」

    神木出山之後,百姓便在樹上鑿孔,然後用繩子將木頭串起來,以蒸汽拖船為動力,趁著春暖花開河水暴漲的豐水期,將木頭拖到了長江之上。

    有了蒸汽拖船的幫助,數百株神木被拖著沿江而下,到了南京城,工部派人將神木撈了上來,然後派人去洛陽城找李雲睿,讓他速速回京商討北京宮殿建設事宜。

    李雲睿也是有些鬱悶,原本他以為這事還可以拖一下,因為在真實的歷史上,為了弄建設北京宮殿的各種木料,朝廷足足用了三年時間。

    小木頭還可以靠人力,這種神木直徑五尺,長十多米,重量達數噸,人力肯定搬不出來,只能靠水路,但水路有豐水期、枯水期、冰封期。

    為了保證神木完好無損,沿途必須做好保護,因為一旦外表損壞,只能當廢品處理。

    因此,即便是豐水期,也不是想運就能運的,必須規劃好路線,事先查看是不是有湍流或者暗礁。

    這樣一來,一年能用來運輸的時間也就一兩個月。

    現在有了蒸汽船,動力十足,一艘兩千料的大船,拖十根神木綽綽有餘,為了防止運輸過程中神木損傷,墨家派出的技術人員,在神木外用稻草和羊皮革囊做了雙層防護。

    密碼伍陸彡74彡陸7伍

    原本三年才能完成的事情,現在一個月就完成了。

    也不能說完成了,只能說完成了一半,另一半是從南京到北京,因為南京到北京的水路還在疏浚過程中。

    被召喚回京的李雲睿,到達南京城的第一時間,就跟剛剛回京的宋禮見了面。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雙方達成協議,用四到五年時間,完成北京宮殿建設,工部出圖紙,並派人監督施工進程,但不得干預李雲睿旗下商號的施工。

    但有一點,雙方爭執不下,李雲睿希望在北京宮殿採用水泥混凝土結構,但宋禮卻拿著圖紙,提出要求,必須採用榫卯結構。


    其實,李雲睿也想建造一個傳世之作,把一些傳統的工藝延續下去,但採用傳統工藝,就意味著要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財力,這不符合李雲睿及投資人的利益。

    所謂屁股決定腦袋,立場決定一切。

    雙方彼此互不相讓,掙得面紅耳赤,李雲睿差點撈起桌上的茶杯給宋禮開了瓢。

    最後,雙發實在無法妥協,只能將各自的方案上報給朱棣,請朱棣做最終決定。

    「李大哥,你幹嘛總是這副表情,搞得好像你虧了幾千萬似的……」來賓樓上,張忠看著一臉鬱郁的李雲睿,說道。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別說了,特娘的老子算是倒血霉了,都怪宋禮那老賊,讓老子虧了何止幾千萬,要不是看丫的年紀大了,昨天我就用茶壺給他開了瓢……」李雲睿嘆了一口氣,鬱悶的說道。

    「行了吧,整個大明朝的人都知道,李大哥你做生意,什麼時候虧過?只不過少賺點而已……」張忠撇了撇嘴說道。

    「話雖如此,但能多賺為什麼要少賺……」李雲睿看了看張忠,一臉不爽的說道,「這種話在外面千萬別瞎說!」

    營建北京城,可以說是一件穩賺不賠的買賣,哪怕李雲睿一直對外宣稱,這筆買賣只能保本,但熟悉李雲睿的人都知道,他只是為了跟朝廷談判營造一種氛圍而已。

    張忠趕緊點點頭。

    「對了,你父親什麼時候回南京城?」李雲睿開口問道。

    二月份,朱棣下旨收歸安南為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二月底,曾啓、周述、周孟簡帶著招收的六千名士子,經由水路去了交趾承宣布政使司。

    為了確保權力平穩過渡,張輔帶領大軍繼續坐鎮安南。

    曾啓、周述、周孟簡到了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後,下達三道政令。

    第一道政令是交趾十七府、四十七州、一百五十七縣的官員全部留任。這道政令的目的,主要是防止原先安南舊勢力的反抗。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第二道政令是交趾十七府、四十七州、一百五十七縣中,所有年滿六歲到十二歲的孩童,必須入學堂學習,每個州府縣配置三十名教師。學習內容為《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大誥》、《大明律》及四書五經,凡是逃避入學者,一經發現,父母各杖三十;拒不悔改者,杖五十,徙三百里。

    第三道政令則是每個州府縣設置政務所,政務所中設置農業、工業、水利、財政、司法、教育、建設、治安、稅務等事務官,事務官由教師兼任,這些事務官負責處理承宣布政使司、按察司下達的各種具體事務。政務所的管理由所有事務官共同選舉出五人,實行集體決策模式。

    三板斧下來,搞得安南官員、百姓不明所以!

    第一條他們還能理解,任用舊官員,這是新占之地的常規操作,一來舊官員熟悉當地情況,能夠及時處理地方事務;二來能夠顯示朝廷將新占之地的百姓,視為自己人,能夠穩定民心。

    這第二條就讓原先安南的達官貴族和地主老財們覺得有些匪夷所思了。

    自古以來,在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上一章 首頁 目錄 加書籤 下一章
相關:    鴻鈞:這玩意叫殲星艦?  攤牌了,我就是一條龍  擇日飛升  修仙模擬:開局全點氣運了  學了三年道術,轉專業還來得及嗎  
同類最熱
搜"大明小公爺"
360搜"大明小公爺"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