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漢室

第三章 利使吞言

阅读页设置
背色

  

  

  

  

  

  

  

  

字體

上一章 首頁 目錄 書架 下一章

上與常人無異的生活這也算是沮授多日以來,不惜甘冒觸怒皇帝的風險,也要為田氏家眷爭取到的最好的利益。

    「王命不可違……」沮授深吸了一口氣,他的眼底飛速的閃過一絲得逞的光:「但到底是共事多年的故友,能讓人少吃些苦,也算是彌補我心頭憾事。」

    賈詡似若沒有察覺到沮授語氣里的喜悅,將雙手藏在了袖子裡。

    很快,在隨後關於樊稠的爭論中,沮授異常的保持了沉默,沒有了他這樣說話耿直、氣勢剛強的人出面,其餘人也都不敢貿然帶頭。於是樊稠殺良冒功的事情,明面上暫時以太尉董承的示威壓下而告終。

    曾受到樊稠劫掠的魏郡豪強們吞不下這口氣,但隨著冀州刺史王邑的到來,冀州其他郡的士人漸漸開始將視線轉移到王邑本人身上,一時沒有再集結起來對樊稠進行攻訐。

    王邑雖然是大儒劉寬的弟子,但因是涼州北地人,聲名不曾遠揚。冀州士人費力搜羅訊息,也只知道王邑在河東太守任上是以溫和而堅定的施政風格著稱,仗著河東豪強幾乎絕跡以及皇帝的大力支持,堅定不移的貫徹著朝廷的每一項制約豪強的政策。然而冀州的具體情況與河東的並不一樣,儘管經歷過公孫瓚與袁紹之爭、朝廷征討河北等戰役,以及皇帝對部分參與叛附袁紹的豪強進行的狠厲清算,但冀州到底是大州,豪強世家在此根深蒂固、盤根錯節,他們完全可以對王邑形成強大的反對阻力。

    在王邑開始奉詔逐一清算冀州叛附豪強的時間裡,彼等豪強有些不願束手就擒,仗著塢堡家兵抵抗詔命。皇帝本來想帶著大軍繼續留在冀州給王邑坐鎮,威懾河北宵小,從而將新政的框架基本搭起來,但他已經在關東拖延太久了,已經到了必須要返程的地步,所以只留下冀州典農中郎將于禁帶領李典等兵馬助王邑剿撫叛逆。

    建安四年,七月二十六。


    皇帝的大駕剛剛渡過黃河,還沒到雒陽,就聽到了劉表從荊州傳來的奏疏皇帝的老師、太僕趙岐死了。

    太僕、都亭侯趙岐在東征之初,就奉皇帝之命南下襄陽,實行賈詡所提出的『弊荊』之策,聯絡荊州豪強、士人,軟硬兼施,迫使劉表半推半就的為朝廷東征籌措大量人力、物力,將荊州多年積蓄一掃而空。加之蔡瑁、黃祖等人配合甘寧率軍東下,一年半載的東征時間裡,荊州一直老老實實、安安分分,其中大半的功勞都要歸在趙岐身上。

    趙岐已經九十多歲了,經歷了幾代皇帝,親眼見證了漢室由盛轉衰,又如何從天下崩壞重現中興氣象。其實早在幾個月前他就病重了,那時候他強留著一口氣,對在荊州意外相遇、曾經的救命恩人孫嵩說道:「漢室尚未興復,我今日若死,如何得以瞑目!」

    而當時被皇帝收回鎮南將軍職務的劉表也不希望皇帝的老師死在自己的居處,於是到處為他尋醫,甚至上疏請皇帝從長安調來張機為他診治。只是趙岐年歲太大,身體元氣枯竭,再好的良醫也無濟於事。直到聽見皇帝徹底收復河北、攻破南皮的消息之後,趙岐這才滿足的溘然而逝。

    劉表驚嚇至極,趙岐病死在他這裡,固然不是他的原因,但他此時生怕自己有什麼過失被人抓到,萬一皇帝因此嫌惡他,他以後還會有什麼活路?

    好在趙岐當年在青州避難時的救命恩人孫嵩在很多年前就客居荊州,劉表也十分敬重他,趙岐在的時候,孫嵩就在兩人之間居中調和。如今趙岐亡故,劉表必須將這裡的事情原原本本的稟告給皇帝,尤其是要將自己的關係給撇清,證明自己為了趙岐已經盡最大的努力了。所以劉表找來了孫嵩,希望他能為自己去一趟鄴城,可孫嵩卻身心疲累的拒絕了劉表的請求,說道:

    「我身體也不行了。」孫嵩喘著氣,故友死後他的身體仿佛也跟著就垮了:「使君還是另請賢明吧。」

    劉表深嘆了口氣,他這幾日也是憔悴不少,眼圈還是紅的:「放眼荊州賢士,我又能寄望於誰呢?」

    其實在與荊州黃氏、龐氏等大族分道揚鑣以後,劉表已經在荊州沒有真正信任的人了,然而孫嵩卻不這麼認為,他推薦道:「我聽說義陽韓嵩,為使君徵辟為從事中郎。君臣義結,此人向來忠義,使君有疑,不妨任其前去?」

    孫嵩是頗有名望的名士,對於他的話,劉表只得將信將疑的請來了孫嵩:「方今天下大定,國家駐蹕於鄴,我等身為臣子,理應遣使稱賀。我多年不曾入朝,國家及公卿何以待我,實不自知,還請德高為我觀望朝中風氣。」



第三章 利使吞言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上一章 首頁 目錄 加書籤 下一章
相關:  三國之獻帝崛起    降魔專家  悍卒斬天  鈞仙  不一樣的惡魔人生  若水向東流  
同類最熱
搜"興漢室"
360搜"興漢室"
語言選擇